查查一下
广告横幅

中央定调“适时降准降息” 后续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时间:2025-05-03 14:21:00 标签: 16 0

  在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后,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二季度稳中回升的经济态势释放出更多积极信号。

  会议指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流动性方面,会议特别提出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受访业界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会议提出的“加紧实施”与“用好用足”表明下阶段宏观政策的使用力度将提速,这为后续进一步加力留出空间。“预计二季度降准降息的概率将加大,同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推出将有利于信用扩张,其中科技、消费、外贸有望成为发力重点。”一位专家分析称。

  适时降准降息

  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这表明后续我国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的基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综合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房地产市场及物价走势等因素,二季度“适时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降准降息落地时间可能提前,降幅也可能加大,以体现‘加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

  王青预计,本轮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3个百分点,相当于2024年全年降息水平;降准幅度有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元。“这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通过扩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是应对当前外部环境波动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据悉,自去年9月降准后,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距离5%的下限空间已日益缩窄。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目前市场利率整体处于相对低位,加之国内外形势仍需继续观察,因此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仍需要相对谨慎。“降息仍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多重约束。”

  在温彬看来,降息主要受人民币汇率和商业净息差的掣肘。由于美元相对走弱,汇率掣肘暂不明显,但净息差的约束仍需要关注。他预计,下一阶段央行可能依次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和下调LPR等实现降息目标。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在业界看来,这有望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加大对这三大领域的支持。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房地产领域,会议提出,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对比去年12 月政治局会议中的“稳住楼市”和去年9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表述,本次会议关于房地产的表述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市场普遍认为,今年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相对更积极。

  王青认为,在外部经贸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今年稳楼市的迫切性显著上升。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稳住楼市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不仅能稳定投资,也能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当前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基础还不牢固,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政策在需求端发力,重点之一是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可以直接增加市场住房需求。”他说。

  对于本次会议提出的“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市场也给予更多关注。

  王青分析称,这一内容是撬动楼市需求的一个重点。“预计接下来各地会加大专项债收购保障房步伐,金融政策可能会在下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银河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章俊预计,下一步中央或将出台新的商品房收购实施优化细则,以推动存量商品房供给端政策加力,促进房价回稳。

  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在资本市场方面,会议提出,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要求是应对当前复杂国际环境的关键举措,稳定资本市场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防范外部冲击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同时,活跃资本市场能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为企业融资、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这彰显了稳定资本市场是长期战略导向,而非短期应急之举。稳定作为活跃的先决条件,意味着政策将持续发力托底,为市场稳健发展保驾护航。”郭一鸣说。

  未来相关部门将出台哪些稳定资本市场的举措?

  郭一鸣预计,相关部门会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落实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优化、社保基金考核机制,延长考核周期,引导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此外,持续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深化注册制改革,优化退市机制;同时加强上市公司质量建设、强化投资者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等举措,也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重点领域。”郭一鸣说。

  在业界看来,一个繁荣的资本市场是拉动内需最直接的手段。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告诉记者,要拉动内需,关键是如何让有钱,提升老百姓的收入,以此让他们有信心消费,而股市和楼市是老百姓的部分财产,这个财产性收入稳住或上涨,有助于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已经显著增强,科技股行情有望延续,并且会出现扩散,后续可能会带来更多板块的表现,A股以人形为代表的科技板块,以及港股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板块也将会迎来比较好的回升,从而带动我国资本市场走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天天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天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天天查。